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进步,供卵助孕逐渐成为一种帮助家庭实现生育梦想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为大家科普供卵助孕的基本常识,解答常见疑问,并呼吁社会以科学与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一医疗行为。
什么是供卵助孕?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卵子?
供卵助孕是指因为女性自身卵巢衰竭无法产生合格的卵子,也就无法怀孕。就像男性的无精、死精、少精弱精症状一样,也是无法具有生育能力。通过第三方提供卵子,与精子结合受精形成胚胎后移植到子宫内完成妊娠的过程。这项技术主要针对因卵巢功能衰退、卵子质量低下或其他医学原因无法通过自身卵子受孕的女性。
一般AMH低于0.5以下,年龄45岁以上,卵巢衰退非常明显,无法自然受孕成功,即使做试管也是成功率非常低。
据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号2023年10月20日的文章显示,在2022年该院成功作出一例“供卵试管婴儿”。患者等待时间为3个月,接受了5枚赠卵做成胚胎后移植成功。截图如下:
这个案例说明在我国的很多三甲医院是有“供卵”或“借卵”“赠卵”这个医疗服务,但是必须遵守严格的法律要求。

从第三方卵子捐赠者那里得到卵子,与自己丈夫的精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回自己的子宫里面继续妊娠,这就是“供卵试管婴儿”技术。
有很多人有疑惑,“供卵”合法吗?“供卵试管婴儿”不同于国家禁止的“借腹生子”、“DAIYUN”行为,“供卵试管婴儿”是合法的。

1、 丧失产生卵子的能力;
2、 女方是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携带者或患者;
3、 具有明显的影响卵子数量和质量的因素。

1、 赠卵仅限于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取卵的妇女;
2、 为保障赠卵者的切身利益,应当在其每周期获卵总数20个以上,并保留15个以上的基础上进行赠卵;
3、 应当在赠卵者对所赠卵子的用途、自身权利和义务完全知情的基础上进行;
4、 对赠卵者应参照供精者筛选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及管理;
5、 对实施赠卵技术而获得的胚胎必须进行冷冻,对赠卵者应在半年后进行艾滋病抗体和其他相关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梅毒等)的检查,获得确定安全的结果后方可解冻相关胚胎;
6、 对接受赠卵的患者要依据病情和就诊时间进行排队;
7、 严禁任何形式的商业化赠卵和供卵行为;
8、 每位捐卵者最多只能使5名女性妊娠;
9、 赠卵的临床随访率必须达到100%。
以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卵子捐赠的安全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卵子的来源。我国在医疗实践中禁止商业化供卵模式,采用卵子分享的赠卵模式,规定供卵只能是以捐赠助人为目的,禁止买卖,但是可以给予捐赠者必要的误工、交通和医疗补偿。



医生为保障赠卵者的切身利益,应当在其每周期获卵总数20个以上,并保留15个以上的基础上进行赠卵,在取卵前先进行预谈话,了解赠卵意愿,并决定是捐赠新鲜卵子还是冷冻卵子。

依据相关规定检查感染类指标,阴性才可完成卵子捐赠周期。

我国在医疗实践中禁止商业化供卵模式,采用卵子分享的赠卵模式,规定供卵只能是以捐赠助人为目的,禁止买卖,但是可以给予捐赠者必要的误工、交通和医疗补偿。


准备相关证件:身份证、结婚证

夫妇双方在生殖中心进行检查,评估受卵指征。符合受卵指征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建立病历、宣教,签署知情同意书。

丈夫冷冻精子,供卵者取卵当日解冻丈夫精子进行受精及胚胎培养。

等待卵源,医院将根据患者病情、登记时间等情况匹配卵源。

受卵者需将胚胎冷冻保存,半年后供卵者疾病筛查阴性方可移植。

胚胎解冻移植

黄体支持

根据要求严格进行随访
公立医院卵子资源非常稀缺
需要进行供卵试管婴儿的患者
一旦符合医学指征
必须尽早在生殖医学中心登记排队
供卵助孕的法律框架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供卵的法律法规存在显著差异。例如:
• 马来西亚:供卵受助过程受严格监管,卵子捐赠者和接受者的信息高度保密,禁止商业性买卖。
• 中国:供卵仅限于自愿捐赠,且仅能用于医疗目的,不得进行交易。
• 其他地区:如美国等国家的某些州允许补偿性供卵,但仍需符合当地法律规定。
供卵过程的所有参与者,包括捐赠者、受助者和医疗机构,都需要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确保供卵行为的合法性和伦理性。
供卵助孕的流程
供卵助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筛选与匹配:供卵者需通过严格的体检和心理评估,确保健康状况良好。医疗机构会根据血型、基因等因素匹配合适的受助者。
2. 卵子采集:供卵者接受促排卵治疗后,通过微创手术采集卵子。
3. 体外受精:将供卵者的卵子与受助者伴侣的精子结合形成胚胎。
4. 胚胎移植:将优质胚胎移植到受助者子宫内,等待着床和妊娠。
供卵助孕的意义
1. 解决生育难题:为失去生育能力的女性提供希望,帮助她们实现为人父母的梦想。
2. 推动医疗技术发展:供卵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胚胎冷冻、基因筛查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完善。
3. 传递爱心与善意:供卵者的无私付出,彰显了人性的温暖与社会的互助精神。
如何看待供卵助孕?
面对供卵助孕这一特殊的医疗行为,社会需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
•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每个家庭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无论是否选择供卵助孕,都值得被理解与支持。
• 反对偏见与歧视:供卵助孕是合法的医疗行为,不应成为他人评判的依据。
• 重视心理支持:供卵助孕涉及复杂的情感与伦理问题,受助家庭需要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
结语
供卵助孕是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之一,它不仅帮助无数家庭实现了生育梦想,也彰显了科技与爱心的力量。希望社会对供卵助孕有更多的了解与包容,让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有需要的人群。
若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或法律,可咨询当地专业的辅助生殖机构或法律顾问,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